从《圣经》、科学和理性角度看"达尔文进化论"

  Examining Darwin’s 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ible, Science and Reason

  6.  一厢情愿的产物

  6.5 达尔文的地雀

  1831年,达尔文以自然学家的身份乘英国测量船猎犬号(H. M. S. Beagle)到南美洲海域作五年测量工作,1835年到达太平洋距厄瓜多尔西岸约600英哩(965.40公里)的加拉巴戈斯(Galapagos)群岛。他在岛上收集了一些地雀(Finches),共有14种,分布在20多个岛屿上。他们之间的分别主要在喙的大小形状上,不同喙的地雀适应啄吃不同的食物。(图60)当时连达尔文自己对这些地雀的祖先来自哪里都不清楚。但对新达尔文进化论狂热拥护者来说,这并不重要。它后来被这些人解释为进化论的最好例子,也因此被尊称为“达尔文的地雀”(Darwin’s Finches)。

  然而,彼得·格兰特和罗丝玛丽·格兰特夫妇两位教授、博士(Prof. Dr. Peter R. Grant and Prof. Dr. B. Rosemary Grant)于1973年首次抵达该岛对地雀进行考察,后来并与其他同事进行多年的研究,结果发现:地雀的喙的大小随着该岛干旱与湿润的年份之间徘徊。DNA的分析也证实,与地雀喙的形状无关。随着气候的改变,这种形态上的微小皮毛变化与进化之间根本互不相干。

 

图60 达尔文的地雀
达尔文的地雀共有十四种。除了一个种(B)住在可可斯(Cocos)岛上之外,其它都住在加拉巴戈斯群岛上。科学家最透彻研究的是那中型的地雀(K)。请注意它们喙型的分别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1999年,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一本小册子(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Science and Creationism: A View from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Second Edition, Washington, DC: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ress, 1999, America),竟然描写“达尔文的地雀”为物种来源“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”。小册里解释格兰特夫妇和同事的研究显明“在海岛上单单一年的旱灾就可以驱动地雀的进化”。并且“如果旱灾平均每十年发生一次,一个新的地雀种就可能在二百年以内出现”。然而,非常讽刺的是,今天该岛的地雀,和1973年格兰特夫妇和同事在该岛研究时的地雀完全相同,也和1835年达尔文到该岛考察时的地雀完全一模一样。地雀并没有变成另外任何其它物种。小册子里删除了最关键的科学证据:即“地雀的喙的大小随着该岛干旱与湿润的年份之间徘徊”,从而隐瞒科学事实的真相。因为在干旱的年份里,土壤干燥、变硬,当地雀寻找食物啄吃的时候,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,其喙就因此变短变宽。相反,在湿润的年份里,土壤有较多的水份、也较松弛,地雀寻找食物啄吃的时候,就相对容易多了,其喙的大小慢慢又恢复到了原来的形状。

  无论在科研领域里,还是在其它任何事件上,不诚实,就是欺骗。美国国家科学院对此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误导人们,可见他们狂热拥护进化论已经达到胡作非为的地步了。

<<上一篇   下一篇>>